早就听说我的一位老战友添了一个大孙子,春节前给他打电话表示祝贺。老战友在电话中带着一种调侃的口味说:哪里是添了一个孙子啊?添了一个“爷”!他是爷爷,我才是孙子。
虽然战友的话有些自我调侃和嘲讽,但看得出老战友内心还是高兴的。
(资料图片)
放下电话,我还在思考这个问题。战友的话虽然是自我调侃,但毕竟也是现实啊!我们这一代人哪个不是如此呢?在孙子这个“爷”面前,我们不是个个都成了“孙子”了!
正常情况下,爷爷就是爷爷,孙子就是孙子。
现在却变了,六个大人围绕一个小宝贝,哄着、护着、供着,还生怕照看不周,可不将其当成了“爷”,大人却成了跑前跑后的“孙子”了?
什么原因?在我看来,最主要的原因是“稀少”。稀少了就珍贵,珍贵了就得将其当成“爷”,自己甘愿当“孙子”。
稀少的原因是,过去不让生,有政策限制;现在放宽了,又不敢生,生不起。当然也有例外的,我这里主要是就大多数家庭而言。
稀少了就珍贵,这应该是主要原因。
我爷爷有九个孙子,九个外孙(再加上孙女和外孙女共21个)。老人曾以此到处炫耀,对他老人家来讲,他对这十八个孙子、外孙们,可能连认都认不过来,我们这些孙子在他老人家的眼里也就不显得“珍贵”了。
而在孙子们眼里,爷爷有着尊贵的地位。
每当过年过节时,能将给爷爷奶奶送“饺子”的任务揽到自己手里,就是一种荣幸。如果能让爷爷奶奶留下在他们那里再吃上一顿饭,那是值得高兴好几天的待遇。
那时的爷爷自然有爷爷应有的地位。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爷爷的话可谓是“一言九鼎”。有时候,我们对父母的话不太听,如果说是你爷爷说的,那就是不听也得听。因为我们都知道,爷爷的话父母们都得听!
再一想,现在社会上这种“爷爷”和“孙子”角色转换的现象也不少啊!
就说网约车吧,刚兴起时,由于客户较少,社会认可度低,约车的人也少。那时候,各平台竞争激烈,各平台为了多拉司机和乘客,都投放大量资金,尽量让利给司机和客人,有段时间,在北京乘网约车不但不用自己花钱,还有奖励。
那时候,平台宁愿当“孙子”,让客户当“爷爷”。
而现在呢,情况就发生了根本变化。
经过残酷地血拼,网约车平台倒闭的倒闭,被收购的收购。最终,一家独大了。就说有外资垄断的某“嘀”平台吧,人家的网约车司机多了、乘客也多了,“孙子”和“爷爷”的角色也就自然转换了。
现在,平台由“孙子”变成了“爷爷”,你司机和乘客又变回了“孙子”。
对司机来说,平台的提成比例大大提高了,司机的收入也就大大地减少了。
嫌挣钱少?你别干啊!想干这活的多的是,你不干有人干。
乘客不但没有优惠了,北京的朋友反映,网约车有的比出租车还贵。
你嫌贵,不想坐?好啊!你坐出租车去好了,没人阻拦你。你不坐,总有人坐。
本来人家平台就是“爷”嘛!你就是孙子。
自媒体平台不也是这样吗?开始,最早做自媒体的作者收入都不错,既有流量收入,还有创作收入,平台还搞多种活动,还给你各种奖励。总之,不想让你离开,待你如“爷”。为的是扩大影响,多来作者,更希望多来有影响的大咖、大人物。
对待读者呢,同样是当成“爷”。有的平台还倒贴钱,你看它的文章和视频不但免费,还能有收入呢,这样也圈了不少读者。
现在怎么样?做自媒体的还有这么高的收入吗?相对刚开始收入少多了吧。有的平台的视频每千播放量才给两角钱。而且,随着时间的延伸,作者的收入会越来越少。想指望做自媒体生存的作者们,日子恐怕越来越不好过了。
有的人嫌收入少,想洗手不干了。没关系啊,你不做,有的人会做。
为什么会这样?平台做大了嘛,客户增多了嘛。
啥叫“店大欺客”啊?这就是。平台做大了,少你一个不少,多你一个不多,谁还在乎你啊。
过去不是这样啊?过去,你是稀少宝贝啊,你是“爷爷”,平台是“孙子”。现在呢?角色转换了。
过去,你发个视频,平台会当成一个“宝”,护着、哄着,怕你一不小心删除了,更怕你不满意走了。
现在呢?看你内容不顺眼,不合人家的口味,就可以随便找个理由,“几分几秒含有未经证实的内容”、“此内容不宜推广”、“你没有资质”等,不是评审不过关,就是限流、下架。
不禁言、不封号,就是对你开恩了。
你可以申诉啊,有用吗?“我的地盘我作主”。有法规依据吗?“我给你的理由就是法规依据”。
你能怪平台吗?人家投入的是资本,资本就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赚钱,谁干啊?人家又不是做慈善的。
这就是市场,这就是市场规律。
本来资本就是爷,你打工的才是孙子。当初人家宁愿当“孙子”,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当“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