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队27日结束了2023年布达佩斯田径世锦赛全部征战,仅在女子投掷项目获得两枚铜牌。距离巴黎奥运会已不到一年,中国队备战形势十分严峻。
(相关资料图)
去年田径世锦赛中国队获得2金1银3铜,与2019年世锦赛的3金3银3铜相比已有所下滑,其中王嘉男的男子跳远和冯彬的女子铁饼夺金颇为意外,短跑接力遭遇滑铁卢均未晋级决赛,传统优势项目竞走无金牌入账,老将切阳什姐独获2铜。
本届世锦赛则出现更大滑坡,短跑项目集体缺席,竞走满额参赛却颗粒无收,优势项目女子投掷未能捍卫最高荣誉,仅有巩立姣和冯彬摘得铜牌,中国田径未能实现赛前制定的2至3金目标。
参赛不足造成水平脱节
应该看到,中国田径在传统优势领域依然具备集体优势。本次参赛的17个小项中有11项达到三人满额参赛,但整体成绩不佳,与近年来参加国际大赛次数较少不无关系。
作为中国队在世界大赛上的夺金大户,本届世锦赛四个竞走项目却无中国选手登上领奖台,最好成绩仅为马振霞在女子20公里竞走获得的第七名,其他三项甚至无缘前十。赛后中国选手均提及对气候、场地等客观环境的不适应。
今年中国竞走多次创造赛季世界最好成绩,但在国际赛场却水土不服。本届世锦赛西班牙队包揽四枚竞走金牌,八战世锦赛的刘虹认为,欧洲选手突飞猛进得益于他们保持高密度比赛节奏,而中国选手过去两年参加国际大赛较少,与世界一流水平出现某种程度的脱节。
“九届元老”巩立姣女子铅球摘铜,这是她自去年世锦赛摘银后时隔一年再次参加国际比赛,坦言有了不少陌生感。缺少国际赛事历练,导致不能很好调动,她计划明年参加几站钻石联赛,以保持竞技状态。
高水平运动员需要以赛代练不断提升,这在撑杆跳高赛场也有体现,三名女将未能晋级决赛,黄博凯、姚捷获得男子第六和第九。他们认为,只有多参加比赛才能刺激自己,与顶尖运动员的交流也有助于自身提高。
人才断层导致竞争力下降
东京奥运会中国短跑迎来爆发,苏炳添在男子百米半决赛跑出9秒83创造亚洲纪录,成为首个进入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亚洲选手。葛曼棋、谢震业在各自项目上创造历史,中国队还递补获得4×100米男子接力铜牌,让外界看到了中国速度。
然而短短两年,中国队男女短跑均出现断层,本届赛事集体缺席短跑及接力,这是2009年世锦赛以来的首次。苏炳添因伤提前结束赛季,葛曼棋、谢震业受伤病影响选择集中备战亚运,年轻新秀在国际赛场还不足以具备竞争力,这在接力项目体现尤为明显。
传统优势项目同样依靠老将支撑。女子链球奥运会、世锦赛双料亚军王峥本赛季复出,世锦赛进入前八已是中国选手中的最好成绩;切阳什姐征战35公里竞走,前程尚能保持领先但后程因体力不支退赛;刘诗颖在东京奥运会夺冠后状态一直不佳,但她是本届世锦赛女子标枪唯一一名中国参赛选手,最终获得第六。
随着年龄增长以及伤病影响,老将维持竞争力面临很大挑战。巩立姣坦言,今年由于腰伤,她正常生活受到影响,世锦赛资格赛决赛同天举行,对她这种老运动员是很大的消耗。与切阳什姐一样,刘虹退役后又复出参赛,她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替补”,“如果年轻选手顶上来,我就退后,如果需要我往上顶,我就继续走”,这或许是坚守的老将面临的共同处境。
类似的人才断层,此前已在女子中长跑和男子跨栏项目上出现。由于新生代选手未能较快冒尖,加之竞争者水平提升,中国队往日优势不再。中国田径需要发掘更年轻、更具潜力的选手,也需要构建更科学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距离巴黎奥运会已不足一年,欧洲选手在气候、环境等方面将占据主场优势,中国田径面临更为严峻的备战形势。不过,从刘翔到巩立姣、冯彬、王嘉男,中国田径向来不缺乏惊喜,巴黎大考打出“翻身仗”也同样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