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开学季,经过高考的磨砺和暑假的狂欢,众多学子即将进入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对于已经毕业的社会人来说,印象中的大学学费多是三五千元一年,但在悄无声息之间,学费已不再是10年前的价格。这也让有些人发出疑问,凭什么学历在贬值,学费却在上涨?

01

多地上调学费?大学为何要涨价


【资料图】

在2023年秋季入学之前,一些高校调涨了学费,不少从5000元的价位,涨到了突破7000元大关的水平。

例如,位于上海的华东理工大学,化工、材料、化学等专业的2023新生学费上涨了54%,从每年5000元提升至每年7700元。

这与上海市整体的政策是相符的。4月17日,上海市发改委组织召开听证会,宣布将公办高校本专科平均学费标准由5420元/年调整至7215元/年,调涨达33%。

不仅只有上海一地发文,如1月18日,四川宣布将文科类和理工类学费同步上调1100元,此前四川公办高校执行的还是2004年的收费政策,平均学费仅4511元。

四象梳理了近年全国多地官宣的大学学费上调标准,发现涨幅基本都在20~30%之间,有的地方甚至超过40%。

而在这个基础上,各学校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涨学费,比如上海特殊(热门)专业经批准可上浮30%,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最高还可上浮10%。

其实,建国初期的高等教育政策是学费全免并给予补贴,后来虽开始收学费,又在1996年出台了《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学费不得超过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25%,此后多年学费都大体保持稳定,直到2013年开始逐步上涨。

高等教育有公益属性,学校不可能单纯为了赚钱而办学,但随着办学成本增加,一些高校靠此前的学费水平,已经很难支撑下去了。

上海市发改委发布的成本监审结果指出,2019-2021年间监审的10所高校每年的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约为6.4万元,学费只占其8.4%,明显低于规定的"25%"上限。

细数我国高校办学经费的来源,最大头便是财政拨款,当然,一些名校相对自立,比如清华大学,财政拨款还不到收入来源的两成,但对全国大部分高校来说,依靠拨款仍是普遍现象。

而在财政拨款之外,学费收入的占比是最高的,其他的科研事业收入、经营收入、捐赠收入等等还无法相提并论。

高校学费涨价的背后,无法忽视的是它们获得的财政拨款减少了。教育部在2023年度预算中表示,要按照"过紧日子的有关要求,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

一般情况下,公办大学的学费低于民办大学和独立学院,民办之所以贵,正是因为缺乏财政支持,大部分办学资金都来自学费,而如今公立大学也需要通过提高学费来填补空缺。

相较于其他项目,学费的确也是比较容易用来调整的来源--毕竟不少地区的学费标准已经沿用了十几甚至二十几年,在21世纪初,5000元一年的学费几乎就是全年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在则只是后者的1/7。

这样看来,高校适当涨价似乎可以接受,但对于学生来说,读大学需要付出的不止是学费,伴随而来的生活费用和时间成本等等,还是会让人产生"这一切是否值得"的怀疑。

02

高等教育花费高?全球都差不多

其实不仅是我国,在海外上大学,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美国就常常被诟病学费高,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美国大学的开销花在了雇佣教员等日常教学过程中,总计高达每人每年23000美元,是芬兰、瑞典、德国等国的两倍。

究其原因,一方面,大学教育不是产品而是服务,价格不会随着技术发展而下降;另一方面,大学教员大都是高学历工作者,他们在过去几十年里的工资增长迅猛。

美国高等教育系统同样包括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约3/4的美国大学生会进入公立学校系统,而在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各级政府对公立大学的经费削减明显,它们最简单的补救方法就是拿学生"开宰"。

为了缓解经济压力,一些高校开始招收更多外州或外国学生,因为他们付的学费更高。比起认真教育本地学生,现在美国大学更愿意争取全球各地最富有的学生群体。

近20年来,美国公立大学面向州内学生的学杂费已经涨了约175%。比起公立大学,美国的私立大学相对更依赖校友和社会捐赠,但平均学杂费同样上浮了134%。

数据显示,从2012年至2019年,经合组织国家高校的支出平均每年增长1.4%,而学生人数每年仅增长0.3%,意味着每个学生交的钱在不断变多。2019这一年,经合组织国家的学生平均为高等教育花费了1.76万美元,相当于砸进去1/3年的工资。

纵观经合组织国家内部,在一些地方读大学的开销比其他地区更高。比如卢森堡的高等教育花销比美国还高,2019年平均每个学生都花了接近5.2万美元,实际上它收的学费不算太离谱,可能主要贵在生活费上。

相较于全球多地而言,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算得上"便宜大碗"。大学扩招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高等教育,部分学生的家庭条件相对困难,也有多种途径获得经济资助。

在这样的前提下,高校涨价引发的"抱怨",可能不一定针对学费本身,更多是对于完成学业后出路不明的焦虑。

眼下毕业季已过,但仍有不少应届生尚未找到工作,正面临着脱离象牙塔后的第一道挫折。对他们来说,读大学付出的不仅仅是金钱,更有长达4~6年的时间成本,以及社会环境带来的压力。

当学历开始贬值,学费仍在上涨,它还是那条曾令无数人心生向往的路吗?

不管怎样,为读书而投资,在任何时候都是值得的。就算将大学期间学到的知识全盘忽略,它至少是一道入场竞争的门槛,如果没有这样的经历,想出去"卷"甚至都没有资格。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