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记者近日从内蒙古农牧厅获悉,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 1936.4万亩,超额完成农业农村部下达的1920万亩年度目标任务。据统计,2020-2023年落实中央财政作业补助资金20.5亿元,在内蒙古东部四盟市34个实施旗县累计实施保护性耕作5289.8万亩次,连续4年超额完成农业农村部下达的任务面积。
在深入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推进行动中,内蒙古农牧厅早部署、早启动,按照“稳步扩面、质量为先”原则,建立定期调度机制,督促各地落实免耕播种机1.3万余台、实施主体7358个。强化技术规范应用,印发《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指引》《关于发布内蒙古自治区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的通知》等文件,向社会发布“扎赉特模式”“额尔古纳模式”。强化服务指导,先后10余次派出专家组赴高标准应用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对落实地块、秸秆覆盖、机具保障、作业质量、基地建设、效果监测等工作进行实地踏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坚持整体推进县和高标准应用基地示范引领,创建整体推进县9个,打造县、乡、村级高标准应用基地160个。强化装备供给,充分发挥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导向作用,推动新购置高性能免耕机3626台。
保护性耕作是一项可持续发展农业技术,它的核心要求是在不翻耕土壤、地表有秸秆覆盖的情况下进行免(少)耕播种,具有防治农田扬尘和水土流失、蓄水保墒、培肥地力、节本增效、减少秸秆焚烧和温室气体排放等作用。2020年开始,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共同启动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在东北四省(区)适宜区域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涉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