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网(记者 覃霞)1月4日报道都说“入市子鱼贵,堆盘牡蛎鲜”,靠养殖致富的乳山渔民们,对生蚝有着更为形象的描述——“海中牛奶”:接近牛奶色的蚝肉,入口的滑嫩伴有淡淡的乳香,肉质的甘甜夹杂海水的鲜香。

广受欢迎的乳山生蚝,被列入2023年“多多年货节”活动重点扶持的地标、品牌农产品行列。据悉,年货节期间,拼多多将加大倾斜“百亿补贴”“万人团”等站内资源和红包优惠,充分发挥拼单模式优势,持续满足城乡消费者的年货需求。


(资料图片)

“碰上年货节,订单量明显增加,每天要出4万斤。”拼多多店铺“老同学蛎洱海”的负责人吴东估算,峰值时,这个数字可再翻一番。

▲刚捕捞上来的生蚝,通过设备清洗和人工二次清洗,洗去表面90%的淤泥和附着物,进入自动化分拣流程。刘铁威 摄

得天独厚,在家也能“一口吞下一片海”

“冬至到清明,蚝肉肥晶晶”,一直以来都是胶东沿海流传的俗语。相比于南方,乳山生蚝有着更久的生长周期。加之海域营养物质的增长,使得冬季的乳山生蚝体内积蓄的营养成分更多,肉质愈发肥美,口感也就愈发鲜甜。

2022年12月25日,“老同学蛎洱海”的生产车间里,不断有新鲜生蚝运来。经高压水枪冲洗后,生蚝“躺”上了流水线。传送带上有称重装置,不同规格的牡蛎,途经不同区域时,自动落入不同的筐内,由此便完成了分拣。再经数小时的净化和冲洗,就会发往天南海北的餐桌,让消费者在家就能“一口吞下一片海”。

几年前,外地人要品尝到新鲜地道的乳山生蚝并不容易,如今的改变,离不开那些前往电商平台拓展销路的弄潮儿。

22岁辞掉了电焊的工作后,吴东摆过小摊,卖过水果,又转战生蚝。2019年,“老同学蛎洱海”入驻拼多多。吴东坦言,看中的是“平台在帮助农副产品销售方面的影响力”,“产消对接”模式,省去大量中间环节,不仅为消费者们送去正宗的乳山生蚝,也为品质生鲜产品带来了大量曝光。

包鲜、包活、包肥,俗称生蚝界的“三包”。“三包”却受运输困难、货架期短、季节性的影响明显。生蚝本身的活鲜特性就决定了,对于清洗处理、打包发货和物流配送等各方面要求的严苛度。

“当时,拼多多的工作人员找到我们,询问我们的发货能力和发货质量,耐心给我们讲解了生鲜发货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吴东回忆,单讲打包一项,就需因收货地域而异,“像南方温度高,必须放置冰袋”。让吴东没想到的是,这一触“电”,店铺从日销400单,直接突破到日均5000单。而在整个乳山市,年电商销售生蚝达3亿斤,电商销售额30亿元以上。

“乳山生蚝是为数不多的能保证鲜活发货的海产品,只有更快的速度,才能保证更新鲜的品质,所以我们的生蚝都是当天捕捞后即刻筛选、发货……”直播间里,主播的卖力介绍,引来大量围观和下单。

▲近日,拼多多年货节大促上线,乳山生蚝的订单量明显增加,拼多多店铺“老同学蛎洱海”每天要出4万斤货。工人发货打包,“与时间赛跑”。刘铁威 摄

“乳”此美味,从“论堆卖”到“论个卖”

生蚝品种一般以生长环境或产地命名。吴东说,产地不同,滋味口感也不尽相同。

生蚝并不是乳山的专利,我国很多水域都有丰富的生蚝资源,但乳山有“蚝门”的底气——乳山位于北纬37°的山东半岛黄金南海岸,拥有近200公里的海岸线,一类海水水质可利用海域达170万亩,水质优良。潮流畅通,风浪较小,乳山河和黄垒河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生在这里的生蚝,依靠海里的微生物存活,饵料丰富。

然而,在一段时间里,国内生蚝的高端市场几乎被贝隆、吉娜朵、熊本等国外品牌垄断。如何让乳山牡蛎走向世界,是产业面临的困局。

“蠔相黏为山,百十各自生”,说的是层层叠叠生长在一起的生蚝。侧面也反映出,乳山生蚝养殖生产集中度较低,既没有统一的生产端口,也没有权威的品控标准,让品质稳定性受多方掣肘。

破局关键,在于标准。

近年来,乳山市联合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制定了省级地方标准及生产标准,还在示范区内采用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运营措施。

随着标准的建立,品质不断提升。乳山生蚝走红,市场供不应求。目前,乳山生蚝养殖海域面积60万亩,年产量50万吨,产值50亿元,上下游有效带动2万从业者年均增收近12亿元。

▲近日,有着“海中牛奶”之称的乳山生蚝,被列入2023年“多多年货节”活动重点扶持的地标、品牌农产品行列。刘铁威 摄

据了解,从拼多多“老同学蛎洱海”店铺发出的乳山生蚝,每箱都贴着“防伪+可追溯+地理标志”三合一的可追溯标签,这是它们的“身份证”。乳山市上线了生蚝防伪溯源管理系统平台,实现了生蚝全程可追溯、流程可查询。

如今,乳山生蚝的国内鲜品市场占有率和高端市场占有率均位居前列,单冻牡蛎肉、半壳牡蛎、牡蛎肽等产品畅销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

▲传送带上有称重装置,不同规格的乳山生蚝途经不同区域时,自动落入不同的筐内。刘铁威 摄

价廉味美,一入“蚝”门深似海

壮阔的碧海沃野中,不时有捕捞船从远方驶来。吴东平静地扫视着从捕捞船上一泻而下的生蚝,有的个头比成年男性手掌还大。年货节来了,每天清晨,他都得赶早去收蚝。

一旁,武华林娴熟地撬开蚝壳,乳白多汁的生蚝就弹了出来。观察一番后,他给出了意见:“这批三倍体肥度不错,都要了吧”。武华林是团队里的“质检担当”,他凭借口感就能分清生蚝品种和养殖时间、所处海域。“我们为大家挑选的生蚝,保证品质。”

品质上乘,价格却下来了。进口生蚝的价格动辄几十上百,可生蚝这东西,不吃个一打半打的,哪能尽兴?记者了解到,年货节期间,打开拼多多app,个头大的乳山生蚝“论个卖”不过三四元,个头小的不足一元。

“这个价格能吃到这种品相的生蚝,还是很惊喜。”“每一只都是活的,品质不错,肉也饱满,性价比很高了。”……吴东时不时翻看店铺反馈,如潮的好评让他心里踏实。

今年是“老同学蛎洱海”团队奋战的第三个年头,其团队销售的乳山生蚝,已占当地线上总销量的五分之一。虽在备货和物流方面下足了功夫,吴东仍要每日盯紧生蚝品质、发货包装、发货重量,一一查验无误后才能安心。

“年货节期间,拼多多联合全国各省市上千个地标产区,从供应源头为‘多多好年货’保驾护航。”拼多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全力激发和匹配春节新消费浪潮,推动各大原产地把握年货销售旺季,开拓全国市场。

编辑:张烁 责编:董乐 审核:马兰 监制:王晋升 总监制:李天翔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