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吹微雨过,便觉小寒生”,今日23时05分,我们将迎来“小寒”节气。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三个节气,冬季第五个节气。随着“小寒”节气的到来,天气会变得越来越寒冷,但据重庆市气象台预计,从今天起雨水渐歇,各地天气转好,全市将迎来晴好天气。

悦来滨江路。记者 吴依南 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具体预报:

5日白天到夜间,偏南地区零星小雨转阴天,其余地区阴天,气温2~14℃;中心城区阴天,气温8~12℃。

6日白天到夜间,各地多云到晴,早上坪坝河谷地区有雾,气温-1~16℃;中心城区多云到晴,早上有雾,气温6~15℃。

7日白天到夜间,各地多云到晴,早上坪坝河谷地区有雾,气温0~16℃;中心城区多云到晴,早上有雾,气温5~16℃。

“小寒”节气注意防寒保暖

“小寒”节气到来,天气会变得越来越寒冷。中医认为,天气寒冷,关节痛、颈椎病甚至是心脑血管疾病都容易发病,保暖是第一要务,尤其是对肩颈部、脚部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倍加呵护。俗话说:病从脚起,冷从腿来。与其他部位相比,两脚最易受寒。两脚受寒后,对全身都有一定的影响,可导致全身体温下降,打乱各个部位的正常生理机能,专家建议睡前可以用温水泡泡脚,让脚部暖和起来。

“小寒”饮食养生宜温补

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进入小寒节气,也已进入数九寒天,饮食上要以“补”为主。民谚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之说,说明冬季进补的重要性。小寒饮食应以温补为主,尤其要重视“补肾防寒”。

羊肉是小寒节气温补的首选食物。冬季常吃羊肉,不仅可以增加人体热量,抵御寒冷,而且对一般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肾亏阳痿、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亏等虚证均有治疗和补益效果。除了多吃羊肉以外,还可多食用党参、黄芪、何首乌、当归等补气补血、滋补肝肾的药膳。小寒饮食切忌黏硬、生冷食物。冬季喝热粥也非常适合,如羊肉粥,以温补阳气;麦片粥,养心除烦;核桃粥,养阴固精;红薯粥,滋补肝肾;大枣粥,可使人感觉周身温暖,精力倍增;山药粥,则有养肾补血的功效。

注重温补的同时,要注意小寒 “食宜杂”,即食物要多样化,精粗搭配,荤素兼吃。还要适当多吃苦味食物,因为苦味食物可助心阳,减少过亢的肾水,起到养肾的功效。

“小寒”节气运动要适度

俗话说“冬练三九”,但“小寒”节气运动要注意适度。一是要在日出后才开始锻炼,二是准备运动不可马虎,应待身体暖和后再脱衣锻炼。运动要适度,莫要练到大汗淋漓。锻炼后要及时穿衣,避免寒邪侵袭。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