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作为汽车重镇,重庆近年迎来新能源汽车出口较快增长。据海关统计,2022年,重庆完成电动载人汽车(即新能源汽车)出口1.4万辆,货值13亿余元人民币,分别同比上一年增长47%、105.4%。
(资料图片)
“海外对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大,市场红海拉动了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重庆柒遇星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朱涛介绍,其从事汽车进出口多年,见证了从“进口油车猛”到“出口电车俏”的转变。
在重庆,一批车商纷纷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例如,赛力斯新能源汽车主要出口南美、欧洲、北非、亚洲等,已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达成战略合作。又如,长安汽车也在加快东南亚基地、欧洲总部建设,进一步提速“出海”进程;“出海”产品多样化,既有燃油车供给现有市场,又有新能源车开辟新市场。
除乘用车外,重庆也在尝试其他类型的新能源汽车。2022年4月,上汽红岩杰狮H6纯电动牵引车及其所属零部件成功通过了欧盟整车型式批准认证WVTA(Whole Vehicle Type Approval)的30余项检测,成为中国首台通过该认证检测的纯电动牵引车产品。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技术和智能驾驶领域取得较大突破,出口海外市场时,还能考虑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各具特色的智慧化汽车产品和服务。此外,更长的续航里程、更快的充电速度与更具竞争力的市场价格,都是行业关注点。
不过,要抓住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机遇,并不容易。在供应链方面,目前,新能源汽车可以通过水陆空铁四种方式进行运输。渝新欧(重庆)物流有限公司市场Y营销中心销售经理谭人允说,比较而言,海运时间较长,运费更省;铁路、陆运及空运相比海运耗时较短,运费更高。
谭人允表示,客户会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运输方式。例如,目的地海运便利,且对时效要求不高的货运订单,“多半会选择海运”;而在东欧、中亚等地,因为靠近内陆且铁路网络发达,“铁路是不错的选择”。
在产业链方面,海外一些地区,因充电桩覆盖率及相关基础设施实施建设仍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周期,也成为制约其出口的因素。值得关注的是,赛力斯汽车已在摩洛哥、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市场与合作伙伴共同建设KD组装工厂,深入本地化运营,谭人允认为,这对于整个产业链是积极信息,“未来,KD件(汽车零部件)运输量可能增大”。
“进入‘赛道’的物流企业、外贸商增多,行业或将面临‘洗牌’。”朱涛说,未来,更加规范、更有信誉度的企业终将留下,助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行业人士表示,中国汽车“出海”正在迈向由量变到质变的新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想要更好地出海,需要在产品力、品牌力、技术、全球用户认知度和满意度等方面完成集体升级,形成规模效应。要做到集体升级,需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下的上游、中游、下游共同努力,持续迭代升级及创新发展,方能共享发展成果。
“重庆有良好的内部产业链升级机遇和外部市场机遇。”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李敬说,重庆汽车产业从传统低端,已经迭代迈向中高端,研发和产业链分工优化布局,将进一步推动汽车产业进入良性轨道。在外部,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运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制度红利将进一步释放,为重庆汽车产业“出海”提供了良好条件。
李敬建议,下一步,重庆一方面要面向全球市场,进一步加大研发和生产力度,生产更高品质产品。另一方面,要利用好RCEP制度规则,扩大和深耕国际市场。(完)
值班编辑:陈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