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几年来,说上海的张医生是个最具争议性的专家,不但被骂得最凶,而且收获的爱也最多,可能谁也不会有不同意见。他在疫情中发表过很多言论,有与抗疫直接相关的,也有与抗疫联系得不很紧密的,不少都引起民众的广泛争议,支持者有之,反对者也有之,有的还在网上掀起过轩然大波。
问题是,当“骂张”“爱张”两部分民众每次因对张医生的言论分歧巨大而“口水仗”打得热火朝天互不相让时,正常情况下的张医生应该怎么做呢?哪怕再忙,可能也应该抽点时间就他引发强烈争议的言论作个解释,说明一下自己发表那些言论的背景、依据、目的等,尤其表明自己对国家当时抗疫政策的基本态度,及时为公众释疑解惑,消除他们的误解和误会,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堵住某些别有用心者的嘴,为他们的断章取义或曲解原意增加难度,变得不那么容易,最终平息那种所谓的“口水仗”。这就是所谓的“解铃还需系铃人”。
遗憾的是,张医生不知是不是真的太忙太忙,连一点儿时间也抽不出,还是他原本就不屑于跟缺少专业知识的网民沟通,抑或是他相信“清者自清、浊者自浊”那一套,坚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他不但没有去解开自己系上的那些引起争议不断的铃,反而像个从来也没发表过那些言论的没事人似的,任由“骂张”“爱张”的双方围绕着对张医生言论的分歧争斗不止、愈演愈烈,甚至水火不容,自己往往不动声色地作壁上观,不出来作任何的劝和工作。前几日,虽然有官媒发文“挺张”了,但并未让网上的“骂张”“爱张”者休兵罢战,双方的“口水战”不是依然有来有往没有中断吗?
抗疫是全体中国人的大事。在选择和坚持什么样的抗疫政策上不但要形成强烈共识,更要勠力同心,共克时艰。相信张医生从来都希望他的言论能够被民众广泛接受,不会产生加剧民众分歧、社会撕裂扩大、影响团结抗疫的反效果,但他又屡屡容忍民众因他的言论产生巨大争议而不去积极干预,使其迅速平息,而是让它继续发酵扩散,甚至干扰抗疫的主流舆论,这是不是有点儿诡异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