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古籍,每一个步骤都不能马虎。在书展让读者看到这项技艺,有意义。”1976年出生的朱静从事古籍修复15年,是上海图书公司这项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跟着师父入门,每当一本破损的古籍在自己手中恢复光彩,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


(资料图片)

2023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8月16日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作为世纪·国学馆今年特色项目之一,连续7天,朱静都会在现场修古籍,她的工作桌仿佛书海中的一片“绿洲”。“走到这里,心就静了”,对考古、修复等领域“很有兴趣”的上海理工大学大三学生郑静怡停下脚步,细心观察着朱静的每一步。

带着这座城市对阅读、对文化的热情和敬意,上海书展和读者一起回来了。在这个市民的阅读嘉年华上,看“书”看“展”,有动有静,更多样的文化需求等待着被满足。

让全国出版精华荟萃

80岁的上海电力大学退休教师李子在服务台询问当日活动安排,“许是看我年纪大,志愿者不仅告诉我可以扫码领取读者手册,还专门为我打印了一份。”在中央大厅过道,老先生翻着一叠色彩鲜明的指引,寻找下一个目的地,肩上背的布袋里装了刚刚买的三本《咬文嚼字》合集。

80后汪琳带着孩子逛书展,她发现,今年场馆里的各类指引更多了,逛馆可以看脚下的地贴,每个活动区门口竖屏幕滚动着当天和之后的活动安排,“场馆布局和往年有些不一样,摸索一番有惊喜。指南多了,可以更好地计划一整天。”

“第一届上海书展举办,我女儿还未满周岁,从此每年暑假少了陪伴她的机会,如今女儿是大学生了,也爱逛书展。”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彭卫国一早来到会场,对这位资深书业人而言,上海书展是另一个孩子般的存在。

今年上海书展打造“在上海的全国性书展”,进一步提升服务全国能力,在呈现优质沪版图书基础上,引入更多更好的国内精品阅读内容。中央大厅以往的主舞台位置,今年是四川展区,显示了主办方对主宾省的最高“礼遇”。入选“中国好书”月榜的立体书《走近三星堆》是四川少儿出版社的“拳头产品”,不仅有单个立体场景,书页拆解后,还可拼合为一个巨大的三星堆立体全景。立体的“三星堆”刚在地板上展开就吸引读者聚拢过来。“这次我们带了5套书来”,听工作人员这么介绍,有读者立刻奔向位于全国图书荟萃展区的四川展团销售区域。

书展首日,主宾省展区连续举办了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与香港联合出版集团合作签约,《毕摩原生文化系列研究》、《发现李庄》(三卷本)、《眉州三苏:苏洵、苏轼与苏辙的人生故事》新书分享会等多场活动,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等学者亮相,人气十足。

中国出版集团发起的全民阅读活动“读者大会”以“品味书香中国,传递阅读力量”为主题,葛剑雄、罗平汉、莫砺锋、许宏、陈劲、曹文轩、樊登等在“伟大复兴”“文化传承”“科技强国”“书香少年”板块与读者分享心得。

让文学成为创意源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在刚以《雪山大地》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山东作家杨志军的带领下,上海书展现场,作家、出版人、读者齐声朗诵。

书展首日,中国作协“行进的风景——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作品联展”启动,未来一周里,毕飞宇《欢迎来到人间》、陆天明《沿途》、欧阳黔森《莫道君行早》、杨志军《雪山大地》、熊育群《金墟》、李凤群《月下》以及小白作品分享会将在书展与读者见面。

“‘攀登计划’的宗旨是简洁的,就是书写和出版更好的作品。”作家毕飞宇说,“我是‘攀登计划’的受益者,也是一个体育爱好者,对攀登有直接的认识,每一步都要克服自己的体重和懈怠。当攀登有了计划,就有了理想主义色彩,鼓舞和激励我们超越物质性,抵达精神的世界。”

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表示,从文学出版、文学传播,到对外译介,再到文学作品的延伸转化,是“攀登计划”的着力点,“期待通过上海书展这个具有国际影响力,尤其是在读者中有很强号召力的平台,让好作家、好作品被更多人知晓,得到更有力的传播。”

上海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伟说,“上海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发祥地,上海是全国的上海,上海书展、上海文学的各个活动平台都热诚欢迎全国文学界的朋友前来登场亮相,和我们一起营造和分享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光彩。”

今年书展现场,阅文集团将展区布置为电视剧《人世间》场景,吸引不少读者打卡。这部由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改编的电视剧造就的收视现象,彰显了文学作为创意母本的源头力量。“阅读跨界区”里,首次参展的上海西嘻影业展示了现实题材《梦中的那片海》等剧作。

“今年上海书展,除了推介作家新作,我们还与尚世影业合作举办‘文学与影视:创作者交流’工作坊,邀请18位作家与12位制片人面对面交流,也是对本届上海国际文学周‘叙事共同体’主题的呼应。在上图东馆举办的‘青年创作者计划’系列沙龙将聚焦青年创作者讲述的当代中国故事。”中信出版集团副总编辑蔡欣介绍。上海书展传递出的创作跨界和文学源头信号,已被业界捕捉。

让数字赋能传统文化

今年上海书展序厅首次举办数字融合出版全国精品展,聚焦数字出版在全国涌现出的新型主体、新型业态、新型消费模式。有读者感慨,在这条数字出版长廊一路浏览,才知道数字出版有这么多丰富形式。

世纪·国学馆里的数字出版馆,集中展示了上海出版主力军近年来在工具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出版三个细分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主要成果。

2008年,清华大学抢救回一批珍贵竹简,依例命名为“清华简”。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裘锡圭曾评价:“近年出土材料中,清华简最为重要,以后还能不能出这样的资料,还能不能出更重要的资料,这都很难说;清华简出来以前,谁也想不到有这么一批东西,是可遇不可求的。”在书展现场,读者可以体验中西书局与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上海辞书出版社合作开发建设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电子书平台,收录清华简整理报告全部数字文本并原书图像。

在2020上海书展首次发布的“聚典数据开放平台”再度选择在书展发布功能更完善、应用更广泛的2.0版本。作为一款基于传统工具书的创新型互联网数据服务产品,聚典数据开放平台与学习强国、解放·上观、微信读书、百度百科、掌阅、起点读书等40多个应用展开深度合作,累计为4000多万用户提供超过1亿次知识查检服务,其中海外用户500多万。2.0版运用最新人工智能技术,对430多万条工具书数据进行系统梳理和重组,从内容端大幅扩充词条数量;梳理用户行为,应用智能技术,实现查检词条与库藏知识的智能关联,自动识别取词差错并更正推送,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提升查得率、拓展数据类型、提升对接效率,更好满足不同数字阅读场景下的知识查检需求。

今年书展首次亮相的还有已上线3亿字内容的“尚古汇典·古籍数字服务平台”,包含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核心整理文献,填补文史哲领域古籍数字资源空白。聚焦减字谱和工尺谱这两种中国古代最常用的记谱法的“古谱今译”有望解决长期以来古乐谱较难传承与传播的问题。去识琴、去识字、去识谱,只需滑动屏幕,读者就可以用最直接的方式认知中国古代记谱法,所应用的例子是歌曲《沧海一声笑》。

那一边,利用“钢琴巴士”app,小琴童在钢琴上奏响了轻快的旋律。

让阅读成为童年底色

爱阅读的孩子们是上海书展最美妙的风景线,书展也为他们准备了丰富的活动。

时隔两年再度亮相的陈伯吹童书屋以“遇见”为主题,预示着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各项大奖“虚位以待”的椅子充满创意,贝壳造型的座椅立在张开的书本上,远处碧海蓝天,钢笔造型的灯塔耸立,蕴含着“书海拾贝”“照耀童年”的美好寓意。

“今年童书屋现场主打科技融入,比如‘遇见ai一起绘画’互动项目,参观者可以接听来电,与ai语音通话,传达自己想要生成的插画内容和风格,只需几分钟,屏幕上就会生成一幅独特的插画作品。我们希望读者不仅能体验ai开放、富有创意的绘画创作,还能一起探索艺术与科技的碰撞与融合。今年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插画展上,书展现场生成的这些与读者共创的插图或许可以成为一个独特的板块。”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馆长孔祥俊说。

来自英国的《我的爷爷奶奶超级酷》描绘了爷爷奶奶的晚年生活,溜冰、做瑜伽等画面打破读者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在投影互动墙前,小读者用手指触碰发光装置即可“读”到爷爷奶奶乘着过山车飞驰而下等绘本情节。“这本书当年就是在上海书展首发,并获评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年度绘本。”译者张弘说。

《一楼右侧》《一小块天空》两本获奖绘本的交互动画、《下雪天的声音》“心声诵读空间”、为绘本《不一样的1》设计的3款互动小游戏“找不同、找相同、连连看”,令小读者在童书屋流连忘返。“我们积蓄了三年的创意,一次性带给读者”,孔祥俊笑道。

今年上海书展还首次设立“上海好童书”专区展示,第十届“上海好童书”揭晓的30种书目都在其中,如殷健灵的《云顶》、黄蓓佳的《叫一声老师》、李珊珊的《树洞里的奇遇》、张锦江的《新说山海经·古俗卷》等。本届“上海好童书”评选中,儿童文学与绘本是最大收获,占了24种,题材跨越童话、神话、现实生活、自然风光、历史回望、科技知识等。华东师大出版社社长王焰在新书发布会上向读者介绍《新说山海经》系列长卷12卷新神话小说的创新与现实意义。

巧用“一平方米”概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布置“一平米恐龙展”“一平米科普展”,现场的2米长仿真恐龙骨架模型、复刻的恐龙脚印化石等,为青少年带来沉浸式科普体验……

链接【穿越一间书店的前世和今生】

以经典的老上海石库门形象为主题,今年,上海三联书店展位出现在上海书展西一馆二层社科文展区。

肇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由邹韬奋先生创办于上海的“生活书店”是三联书店的前身,在上海三联书店展位上,韬奋先生题写的“竭诚为读者服务”办店宗旨文字墙十分醒目,彰显这家拥有近百年历史书店的创办初心和精神内涵。一面2米宽3米高的led屏,滚动上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具有不同风格的街景及书店建筑老照片。选一张喜欢的老照片为背景,与它合影,仿佛穿越回过去,体验旧时的阅读时光。

由韬奋纪念馆和上海三联书店联合打造的三联书店店史展览区里,陈列着“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当时出版的图书和购书发票等珍贵历史老物件,还有店史文字图片墙、店史视频播放墙等。展区里还能看到上海三联书店随时代步伐前行、创新发展的成果,分布于全国不同城市、城镇和乡村的书店、阅读空间,让这座“精神家园”的灯光辐射、服务更多区域的读者。

书展前,上海三联书店就已通过小红书等平台发布书展期间线上线下活动预告,通过天猫、抖音直播邀请作者、编辑在线上与读者分享图书内容和出版故事,线上线下相互导流。“希望通过书展的特色展台,让读者在选书购书之余,更深入直观地了解三联书店的发展历史与文化传承”,上海三联书店总经理陈逸凌说。

【上海市文明培育系列读本首发】

书展首日,上海市文明培育系列读本发布会暨《我们的上海》《幸福在生长》赠书仪式举行。

《我们的上海》在市委宣传部指导、市文明办等主办的“我们的上海——新时代新风尚新故事”征文活动基础上,从3000多篇稿件中,精选60篇优秀作品结集成书。书中作品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一线,来源于奋斗,从崇高精神到凡人善举,从传统美德到时代风尚,从重大项目到家常小事,来自市民身边的一个个故事,情感真挚。书中每个章节选取党的二十大报告相关重要表述作为辑封语,进一步讲好上海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故事。

《幸福在生长》从“小林漫画”5000幅作品数据库中精选194幅与文明培育主题相契合的漫画作品,聚焦快乐运动、健康成长、勤奋努力、理性平和等理念,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海城市精神品格、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新七不”规范等主题插页,引发读者共鸣。

本文作者:施晨露

题图来源:赖鑫琳 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