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运从1月7日开始,为期40天。1月6日,记者在重庆交巡警新闻通气会上获悉,预计今年春运人口流动规模将达到疫情以来的高峰,客运出行总量将较去年上升19%。
新闻通气会现场。陈沾弟 摄
重庆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党委委员、副总队长蒋志全介绍,预计春运期间,道路交通出行将呈现阶段性高位运行、节前节后短时集中、潮汐式时空分布等特点,今年春运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更加复杂,主要面临“五大风险”。
(相关资料图)
出行交织叠加风险。春运期间民工返乡流、群众自驾游、外出度假游等交织叠加,群众出行集中,将较近三年同期出现明显增长。此外,受疫情因素影响,预计顺风车、包车、拼车、租车返乡等新兴交通方式盛行,事故风险加大。
重点车辆事故风险。春运历来都是货运物流运输、建设施工的繁忙期、高峰期,企业赶工期、补效益,货车、危化品车等肇事风险突出。中心城区与远郊区县、各区县城区与乡镇之间的客流运输繁忙,“三客一危”“两非一租”等车流运行加快,违规运营等违法易发,事故风险加大。
交通违法肇事风险。春运历来是交通违法的高发易发期,春运期间餐饮聚会、旅游出行、走亲访友、红白喜事等活动频繁,酒驾醉驾、超速、超员、疲劳驾驶等肇事风险加大。此外,春运期间营运车辆“多拉快跑”,人车“带病”上路风险增加。
农村出行增长风险。预计春运期间回乡返乡群体较多,农村地区事故风险较大。春运期间,农村地区年货采购、走亲访友、祭祀扫墓、乡村旅游、民俗活动等较多,货车、三轮车违法载人、面包车超员、摩托车超员、私家车超速等违法易发;部分外省驾驶人返乡过年,对道路路况不熟易致交通事故。
天气变化带来的风险。春运期间降雨、降温、霜冻等恶劣天气多发,易导致路面湿滑、道路结冰、团雾、浓雾等多发,易诱发车辆追尾、侧翻、多车相撞等事故,影响道路通行安全。
为全力保障群众出行平安顺畅,全市交巡警将聚焦突出风险,着眼关键环节,从严从细抓好隐患排查、勤务部署、路面管控、疏堵保畅、宣传服务等各项措施,全力确保春运出行安全畅通。
蒋志全提醒,广大驾驶人和群众,出行前及时关注路况信息和天气变化,了解出行沿途路况、易堵路段、绕行路线等,提前规划出行时间和线路,尽量避开出行高峰。驾车出行请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控制车速、保持车距,切忌超速、超员、疲劳驾驶、严禁酒后驾驶,驾乘人员全程规范系好安全带。恶劣天气条件下出行,要严格遵守“降速、控距、亮尾”措施。
农村道路急弯、陡坡、临水临崖路段多,要减速慢行,切莫超速、占道、抢行。行经高速公路时切忌违法停车、倒车、逆行和占用应急车道,发生故障或事故时,要“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避免发生次生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