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眼下,正是苹果陆续成熟上市的季节,在昭通市鲁甸县桃源乡“58农业”苹果基地内,沉甸甸的果子挂满枝头,果农们忙着采摘、分拣、装运,一派丰收景象。

为真正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发展,让果农在生态发展中享受更多红利,2019年以来,鲁甸“58农业”苹果基地以科技赋能,对老果园进行升级改造,普及推广米奇拉、蜜脆、红将军、红蛇等优质新品种。同时,安装果树稳定格架、搭建防雹网,使用成套的现代化果园管理机械设备,让产业提质增效的同时,果农有效增加了收入。

目前,苹果基地种植面积有2700余亩,形成品种优、质量高、早中晚熟搭配合理的栽培体系,并配套建成10000吨气调保鲜库、10吨每小时智能分选线,一天可分级分选苹果200余吨,确保苹果品质。今年,苹果基地挂果面积有2000亩,预计实现产量2800余吨,产值可达1200万元,将带动周边200余户村民增收286万、务工群众人均年务工收入3万元。

鲁甸县地处乌蒙山腹地,光照充足,土质肥沃,昼夜温差大,是苹果最佳种植区。全县现有苹果12万亩,投产果园4.3万亩,主要分布在文屏、茨院、桃源等种植适宜区,所产苹果具有个大、色艳、质脆、味浓、无污染、耐贮存特点,年产值达3.6亿元。

近年来,鲁甸县通过科技赋能,加大产业扶持,打造全产业链,对老果园实施树形改造、高接换头和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并组织成立了多个有一定影响力的苹果生产专业合作社,实行“疏花疏果、有机施肥、科学防治”等多项科技管理技术,生产出的苹果绿色、生态、无公害,果品除满足本地市场外,通过线上线下畅销全国各地,外销率达75%以上。科技赋能,让“小苹果”成富民大产业,群众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