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1504个、口袋公园2000多个、城市绿道超过5000公里,林荫路近2万公里,垂直绿化总长度约1900公里——这是截至去年底的江苏城市园林绿化“成绩单”。

“绿值”不断增长,如何用好、管好、呵护好城市绿色空间?各地园林绿化管理者努力书写好下半篇文章:提高绿色空间品质,提升园林服务效能,让城市居民乐享“绿色客厅”。

叠加功能,公园绿地更好用


(资料图)

8月11日,记者乘车经过宿迁市通湖大道时看到,路边绵延着大片绿色,像一个长长的带状公园,篮球场、足球场、儿童游乐园等休闲健身场地渐次出现。宿迁市住建局园林绿化处副处长熊梦梦介绍,当地对通湖大道长约7.1公里的路段进行景观提升,在路两侧各设一片开放式绿地,做好景观、亮化,配备座椅等户外设施,还专门开辟了运动场地。

宿迁通湖大道旁游乐设施受到市民欢迎

公园绿地不仅要彰显城市风貌,更要发挥作用、惠及民生。宿迁近年来着力增加城市公园绿地的复合功能,围绕运动健身、文化展示、便民服务等主题开展“公园+”“绿地+”提升改造。

江苏省住建厅园林绿化处处长于春介绍,省住建厅不仅要求各地完善公园绿地、绿道等绿色空间的无障碍环境建设,让人们无障碍畅游城市公园、畅行城市绿道,而且在江苏持续深化园林绿地的全龄友好环境建设,推动城市公园、绿道、滨水绿岸等空间进行适老化改造、儿童友好型环境建设,融入功能相宜的公共服务设施。根据群众需求,因地制宜增加健身、阅读、科普等复合功能,成为省内各地发挥公园绿地宜居作用、更好地服务群众生活的普遍路径。

一些细微改变,体现服务理念,传递城市温度。例如,截至7月底,苏州有1988张崭新座椅亮相城市绿地,让市民可以坐下歇歇脚、看看景。去年,无锡对部分绿道增设驿站或休憩服务设施,完善绿道标识,使绿道充分满足群众休闲健身、绿色通勤的需求。

苏州市相城区一处口袋公园

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享受城市绿化成果,扬州去年开始盘点全市公园的植物种类、特色,按季度发布赏花攻略,为市民提供游园指引服务。服务还从公园“外溢”到城市更多区域。常州市园艺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戴妍介绍,常州构建市、区、街道三级市民园艺中心体系,不仅利用公园等公共空间建市民园艺中心,还推出“流动的园艺中心”,进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为市民提供植物科普、园艺咨询、园艺讲座、园艺培训、园艺体验等服务,引导居民开展庭院、阳台、露台绿化美化,发挥园林园艺在扮美城市生活、提高群众审美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

常州景仁公园内设有社区园艺中心

精细管养,让绿色常驻常新

随着城市绿化改建量明显超过新建量,群众对城市绿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于城市园林绿化行业来说,管养所占的分量明显提升。

宿迁市推行公园绿地管理的市场化、专业化、一体化,将公园绿地的物业管理和绿化养护管理整体打包,引进技术水平高的专业企业统一管理,逐步实现“劳动力”到机械化的变化,从“铁脚板”到智能化监管的提升。宿迁市住建局园林绿化处一级主任科员张小红介绍,养护人员用无人喷药小飞机、清扫吸叶机、草坪修剪车等机械设备提高工作效率,还建立园林绿化智慧管理系统,在城区公园等居民“享绿”需求较高的区域,提高管养的精细化水平。

宿迁用无人机为绿地进行病虫害防治

徐州市园林建设管理中心副主任何付川坦言,经过约20年的建设阶段,徐州城市绿化近三四年陆续转入成果保持阶段,如何用有限的养护经费养护好城市绿地成为摆在眼前的问题。徐州修订了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地方标准,为提升绿地管养质量提供依据与指引,并从2021年开始探索“样板制”,即打造一批绿地管养的样板,将管养经验移植复制到其他绿地。目前,该市的样板绿地已从最初的12块增加到38块,共计31.8公顷。

昆山市长江路林下栈道空间

去年10月,无锡经济开发区全面试点开放式公园“园长制”。无锡经开区公园景区总园长李怀国告诉记者:“园长负责日常维护、人员管理和养护作业,协调园丁、保安、保洁等各个工种。我们要求,园内所有工作人员眼里都能看到本职工作之外的事情,例如保安看见地面有断枝要马上清理、园丁遇到市民问路要热心指路。”

口袋公园是新生事物且面广量大,如何精细管理?8月7日起,常州全面推行口袋公园养护管理质量标准,对该市130个口袋公园实施标准化管理,明确服务和功能设施维护、景观小品维护、植物养护等5个方面的44项管理标准,以及9条长效考评细则。“口袋公园配置很多功能,市民可进入、可停留,如果按道路绿化的标准去管养不适宜。所以,我们采取‘小园对标大园’的办法,参考综合公园管理标准,制定口袋公园专项考核标准,确保口袋公园建好用好管好。”常州市城市管理局规划工程处处长骆志宏说。

昆山市樾城路活力街巷

今年开始在全省试点的公园绿地共享开放,也给养护带来压力。宿迁市住建局园林绿化处处长张瑞告诉记者,宿迁实行开放共享草坪轮换制养护,一个公园划定不少于两个开放草坪区域,分区域、分时段开放,保证至少有一块草坪让市民共享。

爱绿护绿,人民公园人民管

去年以来,省住建厅先后组织两批“公众喜爱的高品质绿色空间实践项目”评选,第一批评选的社会投票量为945万多,第二批超过2193万。群众对身边绿色空间的关注、喜爱,由此可见一斑。

最近,镇江摄影爱好者董根年正在备稿,准备参加“身边的自然 乐享的园林”摄影和微视频征集活动。这项征集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省住建厅联合举办,今年办到第三届。去年的征集活动中,董根年凭借一幅摄于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双双游湖鸭伴行》获得佳作奖。

湖边草坪上,两个大人各推一辆童车,车里的双胞胎宝宝扭头望向湖中鸭子,车后还有几张鸭子悠然踱步——这幅照片具象呈现人们的“绿色获得感”。退休12年来,董根年喜欢拍摄镇江的人文风光,没事就到公园、绿地转转,抓一些生动活泼的镜头,“不仅大公园吸引人,小区旁的小公园、绿地,一早一晚都有人健身。只要自然景观美的地方都有人,老百姓就喜欢这些地方”。

《双双游湖鸭伴行》董根年 摄

董根年记录下人们享用城市绿化成果的时刻,而一江之隔的扬州,作为一名公园“啄木鸟”,祁连山发现“现在公园里找问题难找了。”原来,秉持“人民公园人民管”的理念,扬州市住建局与扬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市民观察员协会合作,自2020年起实行“啄木鸟”巡查机制,由约160名市民观察员担任城市公园“啄木鸟”,对综合公园、口袋公园等绿化空间开展巡查,向市民发放公园管理情况满意度调查表,收集建议和意见。针对“啄”出的问题,扬州市住建局每季度向各县(市、区)、功能区公园管理部门发一次巡查通报,图文结合摆出问题,要求限期整改并反馈整改情况。

扬州市住建局公园建设与管理处工作人员陈军介绍,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专类公园在内,全市目前有306个免费公园,市区人均拥有公园绿地20.02平方米。城市公园“啄木鸟”志愿者等公众力量的参与,促使公园管护单位更加重视常态化管理,市民更自觉主动地呵护城市绿化提升的成果。

建好、管好、维护好城市绿色空间,考验城市治理者的水平。随着城市治理更加科学、精细、有温度,社会各界爱绿护绿、共治共享的意识增加,“绿色客厅”将更好地润泽人们的生活。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春 白雪 徐冠英  实习生 唐璇 董鑫亮 文/图/视频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刘霞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