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走进八角湾国际科创中心,眼前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八角湾实验室装备与材料研究中心、普罗吉医学诊断检测技术研发基地、皓元小分子药中试基地等科研院所、高成长性企业夜夜灯火通明,争分夺秒研发新品,抢占终端市场。

回首八角湾国际科创中心的过去,其前身是原金恒产业园厂房,距今已有近20年历史,土地利用率仅有50%,是典型的“用而未尽”的低效产业用地。2020年无疑是该地块华丽蝶变之年,烟台业达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通过竞拍方式,获得8栋单体建筑和部分闲置土地资产,开展老旧厂房改造与闲置地块新建。城市更新赋能,昔日“废厂房”变宝地,驶入了产业转型腾飞的“快车道”。

“项目结合烟台八角湾新城高校、人才、科创平台等要素集聚的资源优势,规划打造国际科创中心。我们以‘城市更新+产学研优势定位+高科技产业’为方向,聘用全国最先进的设计院对老旧厂房进行高品质规划、高标准建设,满足新型高科技企业对于层高、隔断等需求。”相关负责人介绍,改造后,项目总建筑面积达13.6万平方米,容积率由0.8提升至1.77,土地利用率提升100%,载体总量达到原体量的200%。

闲置厂房变身科创载体,推动“存量空间”释放“增量价值”。据悉,八角湾国际科创中心定位于国家级科技企业创新创业孵化和加速载体,根据功能划分为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三部分,同步建设共享展厅、公共空间、员工餐厅等设施,是集人才孵化、科技加速、中试车间、科研中心、综合服务、众创中心为一体的现代化孵化基地。完全建成后预估年租金收入约4000万元,全面达产后年产值将超8亿元,亩均税收超50万元,可吸纳超300名高端人才。

“烟台黄渤海新区积极对标国内先进地区,探索创新走出适合自身的工业用地集约节约利用新模式,结合城市更新改造老旧厂房、处置闲置低效土地,充分激发存量土地驱动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为全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八角湾国际科创中心便是一个成功实践。”黄渤海新区自规局副局长兰吉文说。

近年来,黄渤海新区制定了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实施意见》,积极探索土地弹性年期出让、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节约集约政策,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构建更加完善的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

下一步,黄渤海新区将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打造一批定位准确、着眼未来、锚定新兴产业发展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在有力盘活了产业发展空间的同时,招引高科技产业补齐产业链发展,推动产业集聚、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

责任编辑:赵峻生

审校:赵伟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