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对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救治?江阴各级医疗机构间打通了双向转诊通道。
在祝塘文林,轻症、康复期患者首选家门口的文林卫生院进行诊疗。
市民包晓杰:“主要是离家比较近,比较方便一点,本身自己生病的症状也不是很严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江阴市文林卫生院副院长包岳新:“我们卫生院主要是承担轻症病人的治疗,不能收治的,就会转到市第五人民医院。”
江阴通过基层首诊制度,实施分级诊疗将疑难、危重症患者转至二、三级医疗机构。
位于祝塘镇的市第五人民医院,是一家二级医院,经过调整医疗资源布局,已经具备每日接诊千人次新冠患者的条件。
患者家属秦荣芬:“帮我们想尽一切办法,用最好的药,很照顾我们。”
市第五人民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陈昌盛:“从核定的200张床位,扩充到了280张,临床各科室抽调了医护人员及后勤辅助人员,充实到发热门诊一线,申请调拨一些抗病毒药,整体做到了收治诊断有序。当然 ,我们碰上一些疑难危重的,也会第一时间请上级医院进行会诊。”
把最宝贵的医疗资源留给真正需要的人,在市人民医院,专家组正在对二级医院收治的病例开展线上会诊。
市人民医院专家救治组组长邓国炯:“通过线上会诊,市人民医院有资历的专家,把诊疗的一些规范体现在所有的二级医院或者社区医院的诊疗方案中,确保了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有效救治。”
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郭春辉:“重型或者有重型倾向的,通过会诊转到我们市人民医院。我们治疗方式首选就是氧疗,目前氧疗措施是比较齐全的。”
当前,江阴形成市、镇、村三级联动的医疗分诊体系,通过合理分配医疗资源让患者少排队。
市人民医院院长高恒:“通过基层首诊制度 ,无症状、轻症救治由属地基层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减少对二、三级医疗机构重症医疗资源的挤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方面与村(社区)及家庭医生团队建立对接机制,方便百姓就近就医;另一方面与龙头医院建立对应转诊关系,畅通双向转诊机制。人民医院医联体建立线上会诊制度,畅通基层医疗机构的转诊渠道, 保证重点人群及时转运、收治,优先接诊80岁以上或65岁以上合并缺氧症状的患者,确保高危患者尽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