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永兴号”盾构机掘进突破4000米。 通讯员 牛浩然 摄
继“穿海入城”之后,2022年12月31日广湛铁路湛江湾海底隧道项目再传捷报,“永兴号”盾构机累计掘进突破4000米,占盾构施工全长的53%。
隧道内,盾构机机甲轰鸣,工人们井然有序地作业,箱涵、管片、螺栓等物料通过运输车输送至特定区域。拼装手娴熟地操控着拼装机,管片一块又一块的紧密拼接,误差精确到毫米,在螺栓的嵌入下,管片之间严丝合缝,不渗不漏。
据项目盾构总机械师蔡明聪介绍,进入陆域段施工后,盾构机正逐步向上爬坡,现处于地面下26米处,地质多为粉质黏土、中砂及细砂,盾构机将长距离侧穿地面建构筑物、多次下穿主要道路和交错复杂的管线。
为保证盾构机精准穿越和控制地面“零沉降”,项目盾构施工中紧盯盾构机掘进状态,适时调整盾构掘进参数,采用盾体外侧径向注入克泥效新型工法,并反复试验确定克泥效注入参数,达到了很好的填充间隙、抵抗底层形变的效果,有效防止地面沉降。同时,对管线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加强洞内同步注浆和二次补浆,以便有效地控制管线沉降,必要时将采取特殊措施对地下管线范围进行加固。
“目前盾构进度已过半,对长距离输送物料,保障水、气、泥浆循环系统,保证盾构机正常、匀速掘进是一大考验”,盾构经理王浩说道。项目部统筹疫情防控,实行倒班制度,充分利用智慧管理平台,使物料进出场可视化、人员出入数据化、器具调配科学化。同时,项目贯彻落实“二四六”安全检查制度,以“五定”原则消灭现场安全隐患,强有力地保证了盾构机安全平稳掘进。泥浆循环系统24小时运转,刀盘开挖的土砂经泥浆管输送到地面泥浆站,通过泥浆处理设备将泥浆进行过滤、分离,并将调制好的泥浆再重新输送到开挖面,解决了盾构施工的后顾之忧,为盾构长距离掘进提供保障。
据悉,湛江湾海底隧道是广湛铁路全线唯一采用盾构法施工的隧道工程,既穿海又越城,由广东广湛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EPC总承包、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全长9640米,其中盾构段7551米,开挖直径14.33米,管片外径13.8米,是目前国内独头掘进距离最长的穿海高铁盾构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