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武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作文写春节400字作文,写春节的作文400字优秀满分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春节习俗作文400字(一) 春节风俗的习惯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化就像一个巨大的宝库。
【资料图】
2、传统文化有刺绣,观灯,武术和剪纸。
3、 其中传统节日中的第一大节日是春节。
4、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 ”,从这天起,人们便开始忙碌起来了,热闹起来了,年味也越来越浓了。
5、大街上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6、 到了大年三十,人们贴着春联,门神,对联,还在门上把福字倒着贴,表示福到的意思。
7、出门在外的人都回来了,晚上除夕夜家人们聚在一起,高兴的吃团圆饭,边吃边看新年晚会,当然饭桌上不可缺少的是饺子。
8、大家在一起 还要熬夜,叫守岁。
9、当十二点新年钟声敲响时,人们兴高采烈,欢天喜地的放烟花,迎接新年的到来。
10、空中燃放的烟花像是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把漆黑的夜晚点亮的像晴天一样,希望他把我们的愿望实现。
11、 第二天大年初一,人们互相拜年,小朋友们最喜欢压岁钱。
12、初二走亲访友,正月十五吃汤圆,预示着春节即将过完。
13、 春节习俗作文400字(二) 春节习俗 关于春节的风俗习惯还有很多很多,它既是传统节日,也是传统文化。
14、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15、”一阵阵鞭炮声响起,迎来了我盼望已久的春节。
16、早上,吃完饭,爸爸妈妈要带我去拜访亲戚,我迫不及待地拿出新衣服要穿时,妈妈看见了衣服上的商标还在,于是拿来剪刀正要剪时,我连忙叫住:“妈妈,过年时不能用剪刀,免得惹来口舌之争。
17、”妈妈恍然大悟,马上放下剪刀,用手扯下了商标。
18、 晚上,妈妈请大伯、叔叔两家人来我家吃饭,晚餐可丰盛啦,鸡、鸭、鱼、肉等摆满了餐桌,饭后,垃圾桶的垃圾已堆成了小山,妈妈叫我帮助把垃圾倒了,我摇了摇头,妈妈有点生气地说:“长大了一岁,你倒是变懒了。
19、”我连忙解释道:“妈妈,过年时,不能倒垃圾,以免把财运倒了。
20、”叔叔、大伯们大笑起来,说我的年纪虽小,学问却很多。
21、妈妈也禁不住笑道:“她呀,知道的比我还多。
22、”我听后,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23、 过年的习俗还不止这些,还有:大年初一不扫地,怕把财运扫走;不倒水,以免把财运倒了。
24、可真是有趣的风俗。
25、 春节习俗作文400字(三) 春节到了,家家户户喜气洋洋,团团圆圆。
26、春节有许多习俗,比如: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等等。
27、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它们吧! 贴门神这是几乎家家户户过年都要做的,关于贴门神还有一段有趣的神话传说:相传在古时候,有位龙王总想偷吃玉帝的贡品,玉帝发现后狠狠地惩罚了它,可龙王依然屡教不改,于是,玉帝让两位身强力壮的天神看守大门,不让龙王再来捣乱。
28、可是两位天神和我们一样要睡觉休息。
29、于是玉帝想了一个好办法,把两位天神的画像贴在门上,从此贴门神的习俗就这样代代流传。
30、 在我国的北方有一种习俗,就是吃饺子,饺子的谐音即“交子”,表达了人们对更岁交子,对新的一年吉祥富裕的一种渴望。
31、而南方人则喜欢在大年的早晨吃汤圆,意味着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圆圆满满,团团圆圆。
32、人们还喜欢把一种叫“荠菜”的蔬菜和汤圆一块吃,“荠菜”有被称作“聚财”意喻在新的一年招财进宝,心想事成。
33、 春节里,我们更少不了要放鞭炮来活跃一下春节时欢欢喜喜的气氛了。
34、放鞭炮在民间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的时侯,有一只叫“年”的怪兽,每到春节的时候就出来吓唬人,于是人们就想了个办法,用竹筒点燃扔向它,竹筒爆炸后发出很大的声响,吓走了年兽,放鞭炮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35、 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它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拉近了人们的距离。
36、它是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它们吧! 春节习俗作文400字(四) 今天是除夕夜,也就是春节。
37、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一个新春佳节。
38、 春节,同学们都知道,它不是一个特殊的节日。
39、所有的人都认为“春节很热闹,因为它是一个团圆的节日,这是理所当然的。
40、”但我可不是这样想的,这个节日是用来纪念一个怪物的,它的名字叫“年”,它经常吞食过路的人们,可把人们害苦了。
41、后来,出现了一位白胡子的老公公,他制服了“年”。
42、人们为了防止“年”再跑下来,就用放鞭炮、贴红纸来吓“年”,所以就有了现在过年的习惯。
43、 我的家乡―桂林过春节有几“怪”,如果你想听听,我就给你讲讲吧!大年三十的除夕夜,各家各户都会做上一桌丰盛的美味佳肴,还有许多小吃,有糍粑、有糯米饭、有粽子、还有年糕等许多美食。
44、第一“怪”就是饭菜都摆上桌了可是大人们就是不让我们先吃,而是先在神kan上祭拜后才能一起上桌吃饭,但是吃饭的时候鱼还不能吃,一定要留到第二天才能吃,大人们这叫“年年有余”。
45、 第二“怪”是大家大年三十的晚上都一定会等到大家大年三十的晚上都一定会等到新年的钟声敲响的那一刻,各家各户都会同时点燃鞭炮,大家都互相问候“新年好”,睡觉前我们都要吃一碗汤圆,它代表着各家各户美满幸福。
46、 深夜,家家户户的灯渐渐地熄灭了,整个桂林市进入了梦乡,这时,一股浓浓的雾包围了桂林,使春节的夜晚更加朦胧,更加迷人。
47、希望亲亲采纳,你的采纳是对我的支持,谢谢祝2016好运作文一:春节的习俗春节是个传统的节日,也有很多传统的习俗,比如贴春联。
48、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
49、每当大年三十日,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
50、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
51、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52、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
53、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章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
54、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
55、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56、但庙宇用黄纸,守制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
57、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
58、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如放鞭炮,扫尘,年画,拜年等。
59、贴春联是春节的习俗之一,可以赶走邪灵,带来美好的明天。
60、作文二:春节习俗为什么到了春节我们都要放鞭炮,贴春联呢?原来,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年’的怪兽,每当到了除夕夜就爬上岸来吃掉无辜的人们。
61、因此,每当除夕夜来临之前,人们都跑到了别的地方,去躲避‘年’的袭击。
62、有一年,一位老人来到了村里,一位老婆婆看他这么可怜,就给了他一些吃的,并说:“老人家,您快去别的地方躲一躲吧,不然‘年’会把你吃掉的。
63、”老人说:“只要你让我在这住一晚,我就帮你把年给赶走。
64、”就这样,老婆婆把那位老人给留了下来。
65、到了晚上,一阵阵吼叫声从远处传了过来。
66、“啊!啊!”老婆婆说:“老人家,‘年’来了,我们怎么办?”老人不紧不慢地说:“不用焦急,看我的。
67、”老人说着,便叫老婆婆煮起了饭来。
68、随即,灶堂里发出了噼哩啪啦的声音,传到了年的耳朵里,年便有些怕了起来。
69、年回头又看见灶堂里的火光,又听见了那位老人哈哈的笑声,吓得大惊失色,便逃回到了山里。
70、这时,老婆婆才知道“年怕响声,怕火光,怕红颜色”。
71、从此,中国人家家户户在春节的时候都要放鞭炮,贴红纸,做好吃的。
72、贴红纸太单调。
73、有人就在红纸上画点东西、写点字。
74、慢慢地,大家在红纸上写上各种心里话,祝愿大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话,渐渐地就形成了现在的春联。
75、作文三:描写春节习俗的作文鞭炮声声,新年到了,好多人已经回到自己的家乡过大年了。
76、我们买了新春联与烟花爆竹,回到家后,我迫不及待地将旧春联撕了下来,又把新春联贴了上去,我刚准备贴上新春联,就被妈妈阻止了,她说:“先看一下吧!”我左看右看,摆正了一点往上贴,妈妈急着喊着:“不对不对,不是这样的”。
77、说完,她就倒着春联往上一贴,我哈哈大笑:“妈妈,你犯胡涂了。
78、春联贴反了”。
79、妈妈严肃地说:“不要乱说话,福倒着贴,代表福到了”。
80、我这才恍然大悟。
81、就这样,除旧迎新的任务搞定了。
82、我与哥哥各拿着一根烟花爆竹点了打火机,突然“嘶”的一声,烟花爆竹上冒出了小火花,接着,烟花爆竹出现了噼呖,每过20秒,烟花上的颜色就会变焕,当最后一个颜色出现时,我不禁感叹:“这真好玩啊!”爸爸提起了鞭炮就往家外走,显然,他是要去放鞭炮了,到了指定燃放点,爸爸用打火机在点火口上放了火,就扔得远远的,鞭炮“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
83、年的味道越来越浓了。
84、这个新年真美好啊!作文四:春节习俗——放鞭炮春节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因此,春节的习俗也多种多样。
85、因为相传年兽怕红色,怕火光和响声,所以人们便有了放鞭炮的习俗。
86、除夕夜,吃完年夜饭,妈妈对我说:“想不想去放鞭炮啊?这次你来点鞭炮好不好?”,我满口答应,过年放鞭炮可是最令我兴奋的事。
87、可是让我自己来点,还是把我吓坏了,因为,看大人点我都觉得怕,老是躲得远远的。
88、不过,我还是鼓起勇气对自己说,试一试吧。
89、找个空地放好鞭炮后,我手拿着打火机,颤颤巍巍地走了过去,哆哆嗦嗦地打起了火,点着导火线,一听到哧哧的声音,我撒腿就跑,跑得比兔子还快,听到一声震耳的爆竹声响,我回头看到自己点燃的烟火鞭炮,冲上天空,变成美丽的花朵,红的、绿的、五彩缤纷的,我欢快地活蹦乱跳。
90、放鞭炮是已经传承了几千年的习俗了,“爆竹声中一岁除”,蕴含着文化的元素,喜庆的色彩,不过为了保护我们的环境,我们还是要少放点鞭炮哦!作文五:春节的习俗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91、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92、春节的历史很悠久。
93、怎样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些风俗习惯。
94、春节习俗_扫尘每到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用具,拆洗被子窗帘。
95、到处充满着欢欢笑笑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96、贴春联它以工整、简洁、精美的文字表达美好愿望。
97、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选一幅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98、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99、“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100、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101、春节习俗_守岁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不好的事物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102、春节习俗_爆竹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103、这就是美好的春节习俗,我期待着20xx年春节的到来。
104、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欢快、最隆重的节日。
105、春节又叫过年,含有辞旧迎新的寓意。
106、春节的习俗很多,下面我就为你一一介绍吧。
107、第一大习俗应该是“春联”了。
108、“春联”也叫“对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更加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109、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都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
110、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的名字,可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
111、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现在的春联是在红色的纸上,用毛笔蘸墨,书写一些象征吉祥、祝福的话语,寄托人们美好的心愿。
112、现在春联已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呢。
113、第二大习俗就是“爆竹”了。
114、当午夜钟声响起的时候,就会响起雷鸣般的爆竹声,为什么要燃放爆竹呢?这儿有一个传说:相传每到过年时节,年三十的晚上,出来一头叫“夕”的怪物,它常常出来吃人、吃牲畜,人们就想了一个办法,把竹子截成一个小筒一个小筒的样子,把桶里装上火药,把它们放在“夕”出没的地方,当“夕”出来的时候,点燃火药,立刻发出震天的巨响,“夕”听到这声音,吓得撒腿就跑,人们就平安了。
115、所以就把这种发出巨响的东西叫做“爆竹”。
116、第三个比较重要的习俗就是“守岁” 。
117、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
118、这种习俗,既有对过去一年的留恋,又有对来临的新年的美好希望。
119、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傍晚开始,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一边吃东西,一边聊天,古人有作诗、打麻将等风俗,而我们现在更增加了丰富的内容,除夕之夜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成了大多数人盼望的事情,连小孩子都非常喜欢。
120、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每一个习俗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请大家记住我们中华民族的春节习俗吧,它是一笔可贵的财富呢!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121、在中国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还有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相传至今。
122、比如,扫尘、贴春联、贴窗花、倒贴“福”字、画年画和守岁等等。
123、“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在古书《吕氏春秋》中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习惯了,此外,扫尘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
124、春联也叫对联、桃符,它以对偶、精巧的文字抒发美好的愿望,是我们中国独特的文学形式。
125、春节贴春联这一习俗起源于宋代,春联分为上联、下联和横批。
126、“福”字,指的是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是为了表达对亲朋好友的一种祝福。
127、可是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祝福,人们干脆把“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倒’了”。
128、现在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已很是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家家户户带去了兴旺和欢乐的喜庆场面。
129、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
130、在此我再送大家一副对联:“焰火耀长空,色彩斑斓欢度除夕度,金龙腾大地,人声鼎沸喜迎吉祥年”!篇二:春节习俗春节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中国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131、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
132、我看见妈妈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知道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啊?”妈妈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133、原来,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
134、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
135、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
136、但是现在广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了。
137、 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138、这天晚上,我们全家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年饭。
139、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
140、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 ,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
141、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
142、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
143、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144、 今天我的收获太大了,知道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有点迷信,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况这是传统的习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篇三:春节习俗以前过年,只是和大人凑热闹。
145、今年过年我知道了不少和春节有关的风俗习惯。
146、大年三十的上午每家每户都要贴春联,以示迎春之意。
147、外公每年都要挑选一幅称心如意的好春联。
148、今年选的上联是:喜气洋洋财旺旺,下联是:好运多多福连连。
149、横批是:吉星高照。
150、这足以预示新的一年里的幸福生活。
151、年三十午夜吃饺子,也是每家必不可少的。
152、老人们都说吃饺子好。
153、吃饺子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意义。
154、饺子谐音交子,就是相交子时,交好运发大财。
155、因饺子的形状又像金元宝,故又象征团圆和财富。
156、大年初五俗称“破五”,意思是人们要走出家门进行户外活动。
157、这天上午我和外公外婆沿着河堤,从将军码头一直走到新华码头。
158、这里是滑冰场,男女老少人头攒动,人们身着五颜六色的节日新装,好像给冰场上装点了盛开的鲜花。
159、人们有的在滑冰、有的在打冰车。
160、还有的在冰道上从高处往下放冰车,大家玩的真尽兴!大人、孩子和老人,一片欢歌笑语……这不正是太平盛世的真实写照吗?篇四:春节习俗中国各地都有各自的过节习俗,而我的老家,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这里的春节与别的地方截然不同。
161、在云霄,春节期间忌讲不吉利的话,万一小孩无知,说了不吉利的话,要用纸巾拭嘴。
162、同时忌吵嘴打骂和摔破碗碟,万一不小心打破碗盘,要将碎片收集起来放进石臼里,口中念“岁岁平安”,借“碎”与“岁”谐音来化凶为吉,保持祥和欢乐的气象。
163、正月初一子时新年开始,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称为“开正”,还要在门前备清茶、糖果,焚香,称为“拜正”。
164、初一日人人早起,穿新衣服烧香点烛,祭拜天地祖先。
165、小辈向长辈拜年,长辈随即赐以红包。
166、在“开正”的时候,家人都要吃点红糖线面汤。
167、糖,意为甜蜜;线面,意为长寿,即祈求全家幸福长寿。
168、初一日不吃粥,以免往后出门遇雨;不往户外倒垃圾,忌“财气外泄”。
169、此外还有不不讨债,不打骂孩子等禁忌。
170、怎么样?云霄的春节既讲究又别有一番风趣吧!除此之外,大家还可以在网络、书籍上多多了解一些异地的习俗,多丰富自己的见识!篇五:永康的春节习俗说到永康的春节习俗,那可真是多啊!让我给你细细道来。
171、 掸尘:农历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各家各户都要掸扫去室内、家具及厨房各角落的灰土尘埃,以免留下魔鬼的爪印,于来年不利。
172、 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
173、每逢春节,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添加喜庆气氛。
174、 倒贴“福”字:在贴春联的同时,大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175、“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176、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人们干脆把“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177、 谢年:在除夕,永康城乡各地鞭炮阵阵,家家户户按照传统习俗摆出了方桌,点上了红红的蜡烛谢年,祈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178、 祭祖:在我们这里,正月初一,不是先拜年,而是先去祭祖。
179、每拜完一个祖坟,就在坟前放鞭炮,为了让祖宗保佑我们。
180、 拜年:祭完祖,就是拜年了。
181、人们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182、 怎么样,看了我们这儿春节习俗,才知道各地习俗每什么太大的差别吧。
183、篇六:土家族的春节习俗过年啦!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并且都各具特色。
184、今年我有幸回趟老家重庆过年,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土家族的春节习俗吧。
185、除夕的中午,我见奶奶煮了好多饭,就好奇的上前去询问:为什么要煮这么多饭,我们一顿也吃不了呀?奶奶回答道:“今天要多煮一些,大年初一可不能再煮新鲜饭。
186、因为土家族人很少吃鱼,所以就要多煮饭,这也叫‘年年有余’吧。
187、”除夕的下午,爷爷和爸爸一起贴对联,我也过去凑热闹。
188、东看看,西瞧瞧。
189、这时爸爸问我:“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贴对联吗?”我回答:“知道一点点,喜庆呗。
190、”“也对吧,对联是为了表达人们祈求新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191、现在我们贴好了对联,就不能往外扔东西了,连垃圾也不能扔,一直要到大年初二才可以扔东西。
192、这样就表示把财圈在家里了。
193、”爸爸接着说。
194、除夕的傍晚,由家里的最长者带领全家去“拜山祭祖”。
195、在先辈的坟前点上红烛和香,摆上祭品,以表对先辈的怀念。
196、这也是对他们的尊敬。
197、这些就是我了解的土家人的春节习俗,你觉得有趣吧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欢快、最隆重的节日。
198、春节又叫过年,含有辞旧迎新的寓意。
199、春节的习俗很多,下面我就为你一一介绍吧。
200、 第一大习俗应该是“春联”了。
201、“春联”也叫“对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更加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202、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都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
203、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的名字,可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
204、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现在的春联是在红色的纸上,用毛笔蘸墨,书写一些象征吉祥、祝福的话语,寄托人们美好的心愿。
205、现在春联已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呢。
206、 第二大习俗就是“爆竹”了。
207、当午夜钟声响起的时候,就会响起雷鸣般的爆竹声,为什么要燃放爆竹呢?这儿有一个传说:相传每到过年时节,年三十的晚上,出来一头叫“夕”的怪物,它常常出来吃人、吃牲畜,人们就想了一个办法,把竹子截成一个小筒一个小筒的样子,把桶里装上火药,把它们放在“夕”出没的地方,当“夕”出来的时候,点燃火药,立刻发出震天的巨响,“夕”听到这声音,吓得撒腿就跑,人们就平安了。
208、所以就把这种发出巨响的东西叫做“爆竹”。
209、 第三个比较重要的习俗就是“守岁” 。
210、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
211、这种习俗,既有对过去一年的留恋,又有对来临的新年的美好希望。
212、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傍晚开始,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一边吃东西,一边聊天,古人有作诗、打麻将等风俗,而我们现在更增加了丰富的内容,除夕之夜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成了大多数人盼望的事情,连小孩子都非常喜欢。
213、 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每一个习俗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请大家记住我们中华民族的春节习俗吧,它是一笔可贵的财富呢!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214、在中国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还有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相传至今。
215、比如,扫尘、贴春联、贴窗花、倒贴“福”字、画年画和守岁等等。
216、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在古书《吕氏春秋》中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习惯了,此外,扫尘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
217、 春联也叫对联、桃符,它以对偶、精巧的文字抒发美好的愿望,是我们中国独特的文学形式。
218、春节贴春联这一习俗起源于宋代,春联分为上联、下联和横批。
219、 “福”字,指的是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是为了表达对亲朋好友的一种祝福。
220、可是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祝福,人们干脆把“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倒’了”。
221、 现在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已很是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家家户户带去了兴旺和欢乐的喜庆场面。
222、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
223、 在此我再送大家一副对联:“焰火耀长空,色彩斑斓欢度除夕度,金龙腾大地,人声鼎沸喜迎吉祥年”!篇二:春节习俗 春节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中国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224、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
225、 我看见妈妈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知道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啊?”妈妈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226、 原来,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
227、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
228、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
229、但是现在广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了。
230、 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231、这天晚上,我们全家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年饭。
232、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
233、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 ,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
234、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
235、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
236、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237、 今天我的收获太大了,知道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有点迷信,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况这是传统的习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篇三:春节习俗 以前过年,只是和大人凑热闹。
238、今年过年我知道了不少和春节有关的风俗习惯。
239、 大年三十的上午每家每户都要贴春联,以示迎春之意。
240、外公每年都要挑选一幅称心如意的好春联。
241、今年选的上联是:喜气洋洋财旺旺,下联是:好运多多福连连。
242、横批是:吉星高照。
243、这足以预示新的一年里的幸福生活。
244、 年三十午夜吃饺子,也是每家必不可少的。
245、老人们都说吃饺子好。
246、吃饺子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意义。
247、饺子谐音交子,就是相交子时,交好运发大财。
248、因饺子的形状又像金元宝,故又象征团圆和财富。
249、 大年初五俗称“破五”,意思是人们要走出家门进行户外活动。
250、这天上午我和外公外婆沿着河堤,从将军码头一直走到新华码头。
251、这里是滑冰场,男女老少人头攒动,人们身着五颜六色的节日新装,好像给冰场上装点了盛开的鲜花。
252、人们有的在滑冰、有的在打冰车。
253、还有的在冰道上从高处往下放冰车,大家玩的真尽兴!大人、孩子和老人,一片欢歌笑语…… 这不正是太平盛世的真实写照吗?篇四:春节习俗 中国各地都有各自的过节习俗,而我的老家,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这里的春节与别的地方截然不同。
254、 在云霄,春节期间忌讲不吉利的话,万一小孩无知,说了不吉利的话,要用纸巾拭嘴。
255、同时忌吵嘴打骂和摔破碗碟,万一不小心打破碗盘,要将碎片收集起来放进石臼里,口中念“岁岁平安”,借“碎”与“岁”谐音来化凶为吉,保持祥和欢乐的气象。
256、 正月初一子时新年开始,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称为“开正”,还要在门前备清茶、糖果,焚香,称为“拜正”。
257、初一日人人早起,穿新衣服烧香点烛,祭拜天地祖先。
258、小辈向长辈拜年,长辈随即赐以红包。
259、 在“开正”的时候,家人都要吃点红糖线面汤。
260、糖,意为甜蜜;线面,意为长寿,即祈求全家幸福长寿。
261、 初一日不吃粥,以免往后出门遇雨;不往户外倒垃圾,忌“财气外泄”。
262、此外还有不不讨债,不打骂孩子等禁忌。
263、 怎么样?云霄的春节既讲究又别有一番风趣吧!除此之外,大家还可以在网络、书籍上多多了解一些异地的习俗,多丰富自己的见识!篇五:永康的春节习俗 说到永康的春节习俗,那可真是多啊!让我给你细细道来。
264、 掸尘:农历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各家各户都要掸扫去室内、家具及厨房各角落的灰土尘埃,以免留下魔鬼的爪印,于来年不利。
265、 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
266、每逢春节,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添加喜庆气氛。
267、 倒贴“福”字:在贴春联的同时,大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268、“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269、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人们干脆把“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270、 谢年:在除夕,永康城乡各地鞭炮阵阵,家家户户按照传统习俗摆出了方桌,点上了红红的蜡烛谢年,祈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271、 祭祖:在我们这里,正月初一,不是先拜年,而是先去祭祖。
272、每拜完一个祖坟,就在坟前放鞭炮,为了让祖宗保佑我们。
273、 拜年:祭完祖,就是拜年了。
274、人们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275、 怎么样,看了我们这儿春节习俗,才知道各地习俗每什么太大的差别吧。
276、 篇六:土家族的春节习俗 过年啦!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并且都各具特色。
277、今年我有幸回趟老家重庆过年,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土家族的春节习俗吧。
278、 除夕的中午,我见奶奶煮了好多饭,就好奇的上前去询问:为什么要煮这么多饭,我们一顿也吃不了呀?奶奶回答道:“今天要多煮一些,大年初一可不能再煮新鲜饭。
279、因为土家族人很少吃鱼,所以就要多煮饭,这也叫‘年年有余’吧。
280、” 除夕的下午,爷爷和爸爸一起贴对联,我也过去凑热闹。
281、东看看,西瞧瞧。
282、这时爸爸问我:“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贴对联吗?”我回答:“知道一点点,喜庆呗。
283、”“也对吧,对联是为了表达人们祈求新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284、现在我们贴好了对联,就不能往外扔东西了,连垃圾也不能扔,一直要到大年初二才可以扔东西。
285、这样就表示把财圈在家里了。
286、”爸爸接着说。
287、 除夕的傍晚,由家里的最长者带领全家去“拜山祭祖”。
288、在先辈的坟前点上红烛和香,摆上祭品,以表对先辈的怀念。
289、这也是对他们的尊敬。
290、 这些就是我了解的土家人的春节习俗,你觉得有趣吧。
291、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欢快、最隆重的节日。
292、春节又叫过年,含有辞旧迎新的寓意。
293、春节的习俗很多,下面我就为你一一介绍吧。
294、第一大习俗应该是“春联”了。
295、“春联”也叫“对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更加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296、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都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
297、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的名字,可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
298、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现在的春联是在红色的纸上,用毛笔蘸墨,书写一些象征吉祥、祝福的话语,寄托人们美好的心愿。
299、现在春联已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呢。
300、第二大习俗就是“爆竹”了。
301、当午夜钟声响起的时候,就会响起雷鸣般的爆竹声,为什么要燃放爆竹呢?这儿有一个传说:相传每到过年时节,年三十的晚上,出来一头叫“夕”的怪物,它常常出来吃人、吃牲畜,人们就想了一个办法,把竹子截成一个小筒一个小筒的样子,把桶里装上火药,把它们放在“夕”出没的地方,当“夕”出来的时候,点燃火药,立刻发出震天的巨响,“夕”听到这声音,吓得撒腿就跑,人们就平安了。
302、所以就把这种发出巨响的东西叫做“爆竹”。
303、第三个比较重要的习俗就是“守岁” 。
304、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
305、这种习俗,既有对过去一年的留恋,又有对来临的新年的美好希望。
306、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傍晚开始,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一边吃东西,一边聊天,古人有作诗、打麻将等风俗,而我们现在更增加了丰富的内容,除夕之夜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成了大多数人盼望的事情,连小孩子都非常喜欢。
307、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每一个习俗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请大家记住我们中华民族的春节习俗吧,它是一笔可贵的财富呢!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308、在中国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还有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相传至今。
309、比如,扫尘、贴春联、贴窗花、倒贴“福”字、画年画和守岁等等。
310、“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在古书《吕氏春秋》中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习惯了,此外,扫尘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
311、春联也叫对联、桃符,它以对偶、精巧的文字抒发美好的愿望,是我们中国独特的文学形式。
312、春节贴春联这一习俗起源于宋代,春联分为上联、下联和横批。
313、“福”字,指的是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是为了表达对亲朋好友的一种祝福。
314、可是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祝福,人们干脆把“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倒’了”。
315、现在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已很是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家家户户带去了兴旺和欢乐的喜庆场面。
316、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
317、在此我再送大家一副对联:“焰火耀长空,色彩斑斓欢度除夕度,金龙腾大地,人声鼎沸喜迎吉祥年”!篇二:春节习俗春节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中国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318、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
319、我看见妈妈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知道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啊?”妈妈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320、原来,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
321、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
322、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
323、但是现在广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了。
324、 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325、这天晚上,我们全家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年饭。
326、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
327、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 ,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
328、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
329、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
330、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331、 今天我的收获太大了,知道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有点迷信,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况这是传统的习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篇三:春节习俗以前过年,只是和大人凑热闹。
332、今年过年我知道了不少和春节有关的风俗习惯。
333、大年三十的上午每家每户都要贴春联,以示迎春之意。
334、外公每年都要挑选一幅称心如意的好春联。
335、今年选的上联是:喜气洋洋财旺旺,下联是:好运多多福连连。
336、横批是:吉星高照。
337、这足以预示新的一年里的幸福生活。
338、年三十午夜吃饺子,也是每家必不可少的。
339、老人们都说吃饺子好。
340、吃饺子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意义。
341、饺子谐音交子,就是相交子时,交好运发大财。
342、因饺子的形状又像金元宝,故又象征团圆和财富。
343、大年初五俗称“破五”,意思是人们要走出家门进行户外活动。
344、这天上午我和外公外婆沿着河堤,从将军码头一直走到新华码头。
345、这里是滑冰场,男女老少人头攒动,人们身着五颜六色的节日新装,好像给冰场上装点了盛开的鲜花。
346、人们有的在滑冰、有的在打冰车。
347、还有的在冰道上从高处往下放冰车,大家玩的真尽兴!大人、孩子和老人,一片欢歌笑语……这不正是太平盛世的真实写照吗?篇四:春节习俗中国各地都有各自的过节习俗,而我的老家,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这里的春节与别的地方截然不同。
348、在云霄,春节期间忌讲不吉利的话,万一小孩无知,说了不吉利的话,要用纸巾拭嘴。
349、同时忌吵嘴打骂和摔破碗碟,万一不小心打破碗盘,要将碎片收集起来放进石臼里,口中念“岁岁平安”,借“碎”与“岁”谐音来化凶为吉,保持祥和欢乐的气象。
350、正月初一子时新年开始,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称为“开正”,还要在门前备清茶、糖果,焚香,称为“拜正”。
351、初一日人人早起,穿新衣服烧香点烛,祭拜天地祖先。
352、小辈向长辈拜年,长辈随即赐以红包。
353、在“开正”的时候,家人都要吃点红糖线面汤。
354、糖,意为甜蜜;线面,意为长寿,即祈求全家幸福长寿。
355、初一日不吃粥,以免往后出门遇雨;不往户外倒垃圾,忌“财气外泄”。
356、此外还有不不讨债,不打骂孩子等禁忌。
357、怎么样?云霄的春节既讲究又别有一番风趣吧!除此之外,大家还可以在网络、书籍上多多了解一些异地的习俗,多丰富自己的见识!篇五:永康的春节习俗说到永康的春节习俗,那可真是多啊!让我给你细细道来。
358、 掸尘:农历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各家各户都要掸扫去室内、家具及厨房各角落的灰土尘埃,以免留下魔鬼的爪印,于来年不利。
359、 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
360、每逢春节,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添加喜庆气氛。
361、 倒贴“福”字:在贴春联的同时,大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362、“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363、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人们干脆把“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364、 谢年:在除夕,永康城乡各地鞭炮阵阵,家家户户按照传统习俗摆出了方桌,点上了红红的蜡烛谢年,祈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365、 祭祖:在我们这里,正月初一,不是先拜年,而是先去祭祖。
366、每拜完一个祖坟,就在坟前放鞭炮,为了让祖宗保佑我们。
367、 拜年:祭完祖,就是拜年了。
368、人们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369、 怎么样,看了我们这儿春节习俗,才知道各地习俗每什么太大的差别吧。
370、篇六:土家族的春节习俗过年啦!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并且都各具特色。
371、今年我有幸回趟老家重庆过年,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土家族的春节习俗吧。
372、除夕的中午,我见奶奶煮了好多饭,就好奇的上前去询问:为什么要煮这么多饭,我们一顿也吃不了呀?奶奶回答道:“今天要多煮一些,大年初一可不能再煮新鲜饭。
373、因为土家族人很少吃鱼,所以就要多煮饭,这也叫‘年年有余’吧。
374、”除夕的下午,爷爷和爸爸一起贴对联,我也过去凑热闹。
375、东看看,西瞧瞧。
376、这时爸爸问我:“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贴对联吗?”我回答:“知道一点点,喜庆呗。
377、”“也对吧,对联是为了表达人们祈求新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378、现在我们贴好了对联,就不能往外扔东西了,连垃圾也不能扔,一直要到大年初二才可以扔东西。
379、这样就表示把财圈在家里了。
380、”爸爸接着说。
381、除夕的傍晚,由家里的最长者带领全家去“拜山祭祖”。
382、在先辈的坟前点上红烛和香,摆上祭品,以表对先辈的怀念。
383、这也是对他们的尊敬。
384、这些就是我了解的土家人的春节习俗,你觉得有趣吧。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