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三友是什么?
“岁寒三友”指的是松树、竹子与梅花三种植物。“岁寒三友”这个成语出自宋代林景熙的《王云梅舍记》:“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因为松树与竹子一年四季不凋谢,可越冬,而梅花在寒冷的冬季也会开花,花季持续到早春后。所以,把这三种耐寒的植物称为“岁寒三友”。
扩展资料:
1、松树是中国许多风景区的重要景观。如辽宁千山、山东泰山、江西庐山都以松树景色而驰名。尤其是安徽的黄山,松、云、石号称“三绝”,以松为首。
2、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傲雪凌霜,倍受中国人喜爱,与梅、兰、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从古至今文人墨客,爱竹咏竹者众多,很多竹子的原产地在中国,也称之为中国的文物标志。
3、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岁寒三友的寓意和解释
寒三友的寓意是:松象征常青不老、竹象征君子之道、梅象征冰清玉洁。
松是百木之长,经冬不凋;竹,清高而有节,宁折不屈,开怀大度;梅耐寒开花,常被用于文人画中象征君子的高凤亮节。
“岁寒三友”是我国文化界最受欢迎的题材之一。松、竹、梅这三位仁兄之所以会“结伴为友”,追溯起来要去到北宋。东坡居士开垦荒地,在自家田边小屋的院子里种植了许多花木,且还惺惺相惜地将四季常青的松树、枝干挺拔的绿竹和冷艳报春的冬梅,称作与自己严冬相伴的三位好友。
从此以后,这三位寒风中的斗士在古人眼中,便成了一个铁骨铮铮的“组合”。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唯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同样生命旺盛,同样坚贞高洁,“松、竹、梅”因此而成为历代诗书画中最常见的题材。